莫西沙星是一种在环丙沙星基础上经过改造结构得到的药物,它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其药理机制为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拓扑异构酶从而起到杀菌有哪些用途。[1]莫西沙星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有广谱抗菌活性。?抗菌机制为干扰Ⅱ、Ⅳ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是控制DNA拓扑和DNA复制、修复和转录中的重点酶。莫西沙星在体内活性高。[2]而甲硝唑具备强大的抗厌氧菌有哪些用途,其药理机制为:本品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可抑制阿米巴原虫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甲硝唑对厌氧微生物有杀灭用途,它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备抗厌氧菌用途,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成长、繁殖,最后致细菌死亡。[3]
不过,在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的过程中,病人容易出现一些不好的反应,如腹泻、肝功能异常、头痛头晕等,其中剥脱性皮炎也是较为容易见到的一种用药后的不好的反应。[4]本研究为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推行静脉滴注的治疗过程进行探讨,选取了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十月间收治的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600例病人作为察看对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剖析。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病人应用静脉滴注后,临床成效较为理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办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十月间收治的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600例病人作为察看对象,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现象应用静脉滴注,借助回顾性剖析的办法对600例病人进行研究和药学剖析。其中男士290例,女人310例,年龄范围为 24-78 岁,平均年龄(42.1±13.3)岁。所有病人都使用莫西沙星甲硝唑进行过病症治疗,且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办法
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十月间收治的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600例病人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通过回顾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此来剖析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的用药不好的反应的发生状况,针对剥脱性皮炎推行静脉滴注,通过实验结果来规范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怎么使用,并且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推行静脉滴注进行药学剖析。应该注意:静脉滴注时间不适合过长、过快,推荐输液时间为0.45g/h。
1.3统计学剖析
使用SPSS 12.0软件系统进行剖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统计剖析可以发现,收治的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600例病人的不好的反应发生率为11.33%,而剥脱性皮炎在所有不好的反应中占388.92%。如表1所示:
3.讨论
莫西沙星是广谱和具备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有广谱抗菌活性[5]。甲硝唑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可抑制阿米巴原虫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两种药物的价格低廉,而且疗效较为明显,因此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
本研究中针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所致使的剥脱性皮炎推行静脉滴注的治疗过程进行察看剖析,选取了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十月间收治的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600例病人作为察看对象,发现收治的使用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的600例病人的不好的反应发生率为11.33%,而剥脱性皮炎在所有不好的反应中占88.92%。因此针对出现剥脱性皮炎的病人推行静脉滴注后发现病人的剥脱性皮炎症状得到了好的缓解。
综上所述,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是临床上运用较广的抗菌药物,两种药物在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临床医师与药师的密切关注,而本研究中针对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用药后致病人剥脱性皮炎症状的缓解,提出推行静脉滴注来进行解决,临床成效较理想。因此医护工作者应当加大对于用药不好的反应的防治手段,健全医疗办法,以此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